期刊简介
本刊专门报道药物不良反应及安全用药,其内容密切结合临床,学术性与实用性。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 杂志名称: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8-5734
- 国内刊号:11-401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青少年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
刘志胜;李杏莉;贺健梅;魏秀青;郑军;赵俊仕;陈曦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抗病毒药, 药物毒性, 青少年
摘要:目的:了解青少年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1年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检索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2003年10月1日至2013年10月31日在湖南省接受抗病毒治疗且治疗时间≥1年的12~24岁HIv/AIDs患者资料,记录患者年龄、性别、感染途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 CD4细胞)数、婚姻状况、确诊至治疗间隔时间、机会性感染、开始治疗时症状体征、临床分期、初始治疗方案和治疗第1年每个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抗病毒治疗不良反应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559例患者,平均年龄(22±2)岁;男性312例,女性247例;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占90.9%(508/559);外周血CD4细胞数≥200个/mm3者占55.1%(300/544);未婚者占65.5%(366/559);确诊至治疗间间隔为0~1859 d,平均198 d,中位时间53 d;开始治疗时合并机会性感染者占28.8%(161/559);有症状体征者占29.7%(166/559);临床分期为Ⅰ、Ⅱ、Ⅲ、Ⅳ期者分别为266例(50.5%)、124例(23.5%)、99例(18.8%)、38例(7.2%)。男性、女性和12~18岁、19~24岁患者初始治疗方案均以拉米夫定﹢齐多夫定﹢奈韦拉平为主,分别占45.2%(141/312)、37.2%(92/247)、45.9%(45/98)和40.8%(188/461)。用药第1个月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为19.3%(108/559),主要为恶心呕吐(37.0%,40/108)、皮疹(34.3%,37/108)和疲倦(28.7%,31/108);第2个月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57/486),主要为皮疹(35.1%,20/57)、疲倦(26.3%,15/57)和胃口改变(24.6%,14/57);其后各月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10.0%。对治疗第1个月不良反应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感染途径、有无症状体征、是否合并机会性感染、临床分期和CD4细胞数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19~24岁(OR=1.782,95%CI:1.293~3.554,P=0.002)、女性(OR=1.904,95%CI:1.204~3.013,P=0.006)及开始治疗时有症状体征(OR=3.025,95%CI:1.902~4.810,P=0.000)为出现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结论12~24岁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1年内不良反应以消化道反应、皮肤病变等为主,治疗第1个月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年龄19~24岁、女性与开始治疗时有症状体征是抗病毒治疗致不良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