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专门报道药物不良反应及安全用药,其内容密切结合临床,学术性与实用性。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 杂志名称: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8-5734
- 国内刊号:11-401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利奈唑胺相关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分析
陈璋璋;吕迁洲
关键词:利奈唑胺, 血小板减少,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 探讨利奈唑胺相关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因感染应用利奈唑胺的162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用药后是否出现血小板减少,将患者分为血小板减少组和血小板正常组.主要分析指标为患者性别、年龄、体重,应用利奈唑胺前血小板计数、血清肌酐清除率(Ccr)、白蛋白、血红蛋白、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应用利奈唑胺的剂量、给药途径和持续时间,以及合并用药情况等.对影响血小板计数的相关变量分别进行t 检验、Mann-Whitney U 检验和 Kruskal-Wallis H 检验,对筛选出的危险因素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计算比值比(OR)及95%置信区间(CI).结果 162例患者中男113例,女49例,年龄19~96岁,平均年龄(57.2±16.1)岁;用药方法 均为静脉滴注,600 mg/次,2次/d.应用利奈唑胺的时间为1~46 d,中位时间6 d.血小板正常组115例,血小板减少组47例.47例患者用药后出现血小板减少的中位时间为4.5 d,血小板计数平均为(53±29)×109/L,其中轻、中、重度分别为25、10、12 例.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用药前Ccr<50 ml/min 的OR为6.75,95% CI 为2.93~15.58,P=0.000;血小板计数<100×109/L的OR为4.54,95% CI 为1.53~13.50,P=0.006;应用利奈唑胺时间>14 d的OR为4.00,95% CI 为1.40~11.39,P=0.009;用药前AST>75 U/L的OR为2.73,95% CI为1.07~6.99,P=0.036.结论 应用利奈唑胺前Ccr、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AST高于正常和应用利奈唑胺时间>14 d可能为利奈唑胺相关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