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专门报道药物不良反应及安全用药,其内容密切结合临床,学术性与实用性。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 杂志名称: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8-5734
- 国内刊号:11-401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
王梅;艾辉;王春梅;祖晓麟;王成钢;朱小玲
关键词:氟吡格雷, 左主干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治疗
摘要:目的:评价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患者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因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左主干狭窄>75%)在北京安贞医院抢救中心接受PCI、年龄≤75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服用氯吡格雷剂量将患者分为75 mg剂量组(PCI治疗后第1~30天口服氯吡格雷75 mg/d)和150 rmg剂量组(PCI治疗后第1~30天口服氯吡格雷150 mg/d)。记录2组患者PCI治疗前和治疗后1、7、14、30 d 血小板大聚集率和大聚集时间,观察2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共120例PCI治疗后住院患者纳入研究。其中,75 mg剂量组男性46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55±7)岁;150 mg剂量组男性35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50±8)岁。PCI治疗前和治疗后1、7、14、30 d血小板大聚集率和大聚集时间,75 mg剂量组分别为84%±18%和(240±48)s、81%±14%和(238±44)s、59%±12%和(210±42)s、48%±10%和(199±40)s、43%±10%和(184±30)s,150 mg剂量组分别为86%±16%和(244±46)s、77%±16%和(239±46)s、51%±11%和(180±41)s、40%±10%和(166±33)s、38%±9%和(159±35)s,治疗后2组患者血小板大聚集率和大聚集时间均呈下降趋势,但150 mg剂量组这2项指标均低于75 mg剂量组(均P<0.01)。2组2项指标治疗后7、14、30 d分别与治疗前、治疗后1 d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血小板大聚集率治疗后14、30 d与治疗后7 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0 mg剂量组血小板大聚集率治疗后1 d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出血、再发心肌梗死、中风等心血管事件。*轻微出血和腹痛、消化不良、便秘、皮疹、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75 mg剂量组12例、18.7%,150 mg剂量组13例、23.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46,P=0.593)。结论:在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抗血栓治疗中,氯吡格雷150 mg/d和75 mg/d均为有效、安全的剂量,但150 mg/d较75 mg/d能更明显地降低血小板聚集且不增加出血风险,可能更有利于减少PCI治疗后血栓的发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