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专门报道药物不良反应及安全用药,其内容密切结合临床,学术性与实用性。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 杂志名称: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8-5734
- 国内刊号:11-401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莲必治注射液静脉单次给药对大鼠尿液内源性代谢物质的影响
胡中慧;吴纯启;王全军;王青秀;杨保华;施畅;廖明阳
关键词:莲必治注射液, 代谢组学, 核磁共振, 主成分分析, 尿液, 大鼠
摘要:目的:采用代谢组学方法观察莲必治注射液单次静脉注射对SD大鼠尿液中内源性代谢物质的影响,探讨莲必治注射液致肾损伤的机制.方法:2种莲必治注射液供实验用:莲必治注射液A(含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98.7%,其他相关物质1.3%),莲必治注射液B(含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49.1%,其他相关物质50.9%).SPF 级雄性SD大鼠25只,随机分为莲必治A高剂量组(1 600 mg/kg)、低剂量组(400 mg/kg);莲必治B高剂量组(400 mg/kg)、低剂量组(100 mg/kg)和对照组(生理盐水),每组5只.各组动物均按10 mL/kg单次尾静脉给药.收集各组大鼠给药前12 h 及给药后0~6、7~12、13~24 和25~48 h 各时间段尿液,测定其磁共振氢谱(1H NMR);给药48 h 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莲必治A高剂量组、莲必治B高剂量组和对照组的ALP 分别为(306±13)、(294±45)和(207±47) U/L;ALB分别为(28.26±1.07)、(27.34±1.01)和(25.70±0.37) U/L, TP 分别为(51.32±3.36)、(50.10±2.36)和(45.76±1.73) g/L,莲必治A高剂量组、莲必治B高剂量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莲必治A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莲必治B高剂量组的BUN 分别为(6.94±0.49)、(6.69±0.31)和(6.81±0.38) mmol/L,与对照组[(5.90±0.45) 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莲必治B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的TG 分别为(1.13±0.36)、(0.84±0.18) mmol/L,与对照组[(0.57±0.10) 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血液生化指标未见明显改变. 尿液1H NMR的时间轨迹图显示,给药后各给药组大鼠尿液代谢谱均出现先偏离、后回归对照组轨迹的过程.对不同时间段的1H NMR 主成分分析(PCA)表明,给药前各组大鼠尿液代谢图谱无明显差异;给药后0~6 h,各给药组与对照组大鼠尿液代谢谱能被区分开,其中莲必治B高剂量组的代谢谱偏离对照组远;各给药组尿液中三甲胺(TMA,δ2.70)和二甲基甘氨酸(DMG,δ2.94)含量均较对照组升高,而柠檬酸(δ2.54,δ2.66)和α-酮戊二酸(δ2.46,δ3.02)含量下降.给药后7~12 h,各给药组与对照组的代谢谱仍可以区分开,各给药组尿液中柠檬酸和α-酮戊二酸含量均较对照组下降,莲必治A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莲必治B高剂量组尿液中TMA和DMG含量上升.给药后13~48 h,各给药组与对照组大鼠尿液的代谢谱不能区分,各给药组的代谢谱均逐渐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结论:莲必治注射液中其他相关物质的含量与大鼠尿液内源性代谢物质水平的变化有关,而柠檬酸和α-酮戊二酸含量的下降以及三甲胺和二甲基甘氨酸含量的上升提示莲必治注射液致肾损伤的机制可能与其影响线粒体能量代谢和肾髓质间渗透压的作用有关.
友情链接